粵港澳三地海關聯手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,檢獲約6.7萬件高仿冒牌貨品,包括手錶、手袋及運動用品等,市值約4400萬元,香港海關拘捕5名跨境貨車司機,他們由53歲至69歲,獲准保釋候查。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調查主任任杞津表示,因應近期檢獲的高仿真度貨物有上升趨勢,粵港澳三地海關於7月18至31日期間展開行動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,透過情報分析和深入調查,香港海關行動期間於多間本地速遞公司及物流公司偵破19宗相關案件。另外,海關於屯門內河碼頭截獲一個原定由香港轉運出口的40呎貨櫃,在貨櫃內發現一批懷疑冒牌貨物。行動中海關共檢獲限量球衣、名牌手表、手袋等67000件懷疑冒牌物品。 海關表示,不法商人經香港轉運冒牌貨物到內地,再轉售至南北美洲市場。而此次高仿貨造工精細,普通市民仔細觀察亦未必能分辨到真偽,而海關人員亦有賴商標持有人協助認證下,才確定今次檢獲的冒牌物品。 海關又指,此次檢獲的冒牌物品很多為獨立包裝,參照原裝正貨標準,甚至連同塵袋、硬盒、配飾一併提供,部分產品還附有偽造收據、出產證明、假冒由第三方檢測中心發出的檢驗證書來充當正貨。 海關強調,將繼續與內地海關、澳門海關及海外執法機構保持緊密合作,透過情報交流及聯合執法行動,嚴厲打擊跨境轉運冒牌物品活動。根據《商品說明條例》,任何人進口或出口冒牌物品,即屬違法,一經定罪,最高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。 市民可致電海關二十四小時熱線182 80 80,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帳戶(crimereport@customs.gov.hk)或網上表格(eform.cefs.gov.hk/form/ced002)舉報懷疑冒牌活動。